都說富貴險中求,「創業,就是賭它以後賺得會比上班多!」好米芽創辦人黃啟維與呂培任,一個是28歲的嫩爸,一個是曾在上海工作的海歸族,2年前離開薪水逾60K的穩定工作創業,賣的卻是台灣古早味的麥芽糖、爆米香。
「現代人怕甜,怎會想吃麥芽糖?爆米香不是菜市場都有,幹嘛要包得這麼漂亮?」心中納悶還沒說出口,他們倒是忙不迭地解釋:「麥芽糖可以入菜,熱量跟甜度比蔗糖相對低,而且可以降低孕吐,很多孕婦會來找。」路邊常見的爆米香,則被他們包裝為寶寶零嘴,無油炸、無調味,就連大人都吃到涮嘴。
 

從同學到創業:想賺錢也想實現理想

他們既是五專同窗,也是戰友,從求學階段參加設計比賽「想辦法弄點錢」,到職場空窗期一起批發金屬手機殼做生意,「我們個性就是想賺錢!」

追錢的腦袋一直轉,但黃啟維24歲結婚,為婚姻大事把積蓄花光,自嘲創業時「公司是零,老闆也是零。」人稱「任闆(任性的老闆)」的呂培任,則在職場尋求更大成就感,「除了工作之外,可以做一些更有趣、有意義的事情。」
 
而把他倆從好友黏成事業體,就是香甜好滋味的麥芽糖。

創業來自對復古味的懷念

「小時候家裡人會用麥芽糖煮菜:滷味、燒臘、燒排骨…,就廚房擺一大桶,媽媽煮飯的時候都會挖膏膏的1杓。」
 
呂培任說,燒在菜裡的甜鹹醇甘,是他們這群在地囝仔的家常滋味,只是隨著時代變遷,原本新莊一地就有40~50家的麥芽糖工廠,如今僅存1間老店。
 
他們既不捨消逝中的台灣好食,二來也想尋求機會,「以前不知道怎麼想的,一度認為麥芽糖很好賣。」黃啟維笑說。
 
2016年初,呂培任剛從上海結束一個設計專案,隨即被還在機械公司上班的黃啟維找來,「他全職做,我出資金,他花時間,我花錢,我覺得這是很對等的,因為時間就是金錢。」黃啟維如此盤算。

當時網路募資正夯,他們就以麥芽糖料理為提案,推出食譜插畫書 與3種口味的麥芽糖,1個半月賣出快300套禮盒,線上與實體金額進帳近20萬,風光達標之餘,還有店家要求上架,鼓勵他們往開公司前進。

創業初期總是維艱

只不過印完書、發完貨,20萬元轉眼燒光,呂培任連薪水都沒得領,收入直接從每月60K歸零,吃喝全靠黃啟維資助,「家裡人會擔心,覺得我們到底在幹嘛?而且一罐(麥芽糖)250元,到底要賣多少才能賺到錢?」
 
呂培任回憶,當時用他的5坪套房當辦公室,沒桌子還得用紙箱墊一墊,如此煎熬大半年,8月中才拿到教育部Ustart創業計畫挹注的35萬,可以再撐半年(Ustart規定半年內需執行完畢)。
 
獲知得獎當下,他們「在套房裡大叫,叫了半個小時!」
 
誰知高興沒多久,就因一個決策錯誤,再度跌到低谷。黃啟維說,那時他已經辭掉工作,負責對外行銷、鋪貨,火速談下知名通路,「因為是寄賣,全台上架要1000多罐麥芽糖,35萬就這樣燒完了。」
 
前一刻風光上架,後一秒面對鋪貨壓力,兩人瞬間天堂掉地獄,也才知道要從「創作」變成「做生意」,兩者大不相同。
 
為了吸引顧客,他們收門票、辦餐食體驗,一開始沒錢請廚師,當時黃啟維挺著孕肚的老婆小白(李慧倫)也被推上第一線,負責煮菜兼講解。噴香菜色催動銷售,現場60罐麥芽糖還搶不夠,「那次終於體會到賺錢的滋味,回家在車上很爽!」
 
那之後,他們陸續推出牛軋糖、爆米香等零嘴,都是主打用麥芽糖取代蔗糖,但要找適合廠商並不容易。像是麥芽糖黏稠、天冷時發硬,做糖師傅根本拌不開,加上初期下單量少,只能求對方幫忙,同時用「買斷」誘之以利。

找到合適、高配合度的供應商真的不容易!

至於爆米香則是全台看了30多家廠,甚至跑到深山尋訪,最後才找到安心託付的店家,「白米、糙米…,他爆不同東西就洗一次機器,雖然生產慢一點,但製作放心。」
 
有趣的是,推出爆米香之後,黃啟維也升格當爸,「突然好多人問:有沒有無調味的(爆米粒)?我乾脆請師傅爆了就給我們。」原來,無調味、非油炸的爆米粒常被當作育兒點心,他們從己身需求開發出糙米、白米、薏仁口味,最後更想出與眾不同的「爆義大利麵」。
 
「我們買了一堆奇奇怪怪的造型義大利麵:恐龍、派大星、海綿寶寶…好看不好吃,後來找到一款米做的義大利麵,賣得超好喔,結果廠商更改配方,爆出來9成5焦掉,只好退錢!」呂培任苦笑。
 
當時,他們已經收到100多張訂單,退錢事小,撼動品牌信用事大,急尋其他原料應急,卻都因為不同因素告吹。「本來找到大陸貨,心想又可以爆了,超爽!結果中國米不能進口!」泰國米麵則因為香氣、成本問題被放棄。
 
為了這項產品,他們平均1~2周就跑一趟爆米香工廠,常因趕時間吃罰單,一路從麵廠小業務求到經理、廠長,甚至為了進口問題跑到農糧署找長官,「能用的好步、壞步都用上!」
 
前後耗費200多天,才找到台灣一家工廠配合,上月推出2周,就賣破1500罐,「我們終於知道什麼叫爆品(口碑爆發的產品),這就是啊!」推薦商品:超受PTT媽媽們歡迎的爆麵!  

這般執著,或許也能說明他們創業路上屢敗屢戰,卻總是想「多ㄍㄧㄥ一下,看有沒有轉機」的頑強,才能在創業進入第3個年頭,繳出旺月營收破百萬成績,更信心喊話:「今年業績翻倍成長!」
 
兩人坦言,支撐動力「市儈一點說:就是錢!」
 
但比較過去上班天天賴床,「每天都打59分的卡,每周都在等周五下班。」到現在5~6點自動起床、1天工作14小時也不喊累的奮發,講「錢」是動力又不全然。
 
說到底,他們心底終究還存著一點執迷的理想,所以哪怕是收入低於基本薪資的困窘、遇到叫了2000多條米香卻人間蒸發的通路商,夢想被打臉、被打槍,依舊有著往下走的力量。(郭美懿/新北報導)